新聞學教育應突出“兩個鞏固” 加強馬克思新聞觀教育
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,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(tài)領域的指導地位,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。這“兩個鞏固”,為高校新聞學教育指明了重點和方向。
一直以來,我國教育的人才培養(yǎng)目標是“德才兼?zhèn)洹?、“德智體美全面發(fā)展”,強調“全面的素質教育”。高校新聞學教育也是以此為辦學方針和指導思想的。然而,在新聞學教育實踐中,個別教師片面理解素質教育,認為新聞就是技能,自由傳播才是最高準則,而忽視對學生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導,導致一部分學生信仰缺失、社會責任感淡漠。對此,必須保持清醒、加以澄清:新聞學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技能教育,而必須著眼于“兩個鞏固”,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。
在高校新聞學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,核心內容是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在新聞宣傳中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統(tǒng)一的理念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有機統(tǒng)一,一直是我國新聞事業(yè)堅持的重要原則。習近平同志強調,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、統(tǒng)一的。這就是說,我們的新聞宣傳部門不僅是黨和政府的喉舌,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言人。堅持黨性,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,站穩(wěn)政治立場;堅持人民性,就是要把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(fā)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堅持以民為本、以人為本。這一論述是對新聞宣傳“黨性”、“人民性”理論的繼承和創(chuàng)新,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為我國新聞事業(yè)發(fā)展指明了方向。
在高校新聞學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,應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。目前,一些新聞理論和新聞史課片面關注基本概念,一味重“學”,課堂教學過于“理論化”;而一些新聞業(yè)務課則片面強調傳授學生專業(yè)技能,一味重“術”,課堂教學過于“技術化”。對此,應加大教學改革力度,努力實現新聞史、新聞理論、新聞實踐打通融合,使學生通過理論與實踐的互動,更加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(yè)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(yè)一部分的屬性,自覺樹立新聞宣傳部門是黨和人民喉舌的理念,切實強化社會責任意識。同時,應注意通過最新案例教學,分析互聯(lián)網時代西方國家對輿論的管控,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(yè)的特點,辯證認識西方新聞事業(yè),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(yè)的自信。
在高校新聞學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,應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。通過各種方式、各種途徑,變傳統(tǒng)的灌輸式教學為雙向互動教學,積極開展具有創(chuàng)新意義的實踐活動,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并踐行黨性和人民性統(tǒng)一的原則。例如,在實踐教學中,設計諸如“普通人的一天”、“百姓一家人”、“市民與農民角色互換”等主題采訪活動,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視角觀察社會、分析社會、報道社會,使學生感受到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的發(fā)展,傾聽老百姓的心聲。同時,堅持“走出去”與“請進來”相結合,請新聞一線的名記者、名編輯進課堂,實現課堂教學與新聞實踐的互動、對接,培養(yǎng)學生胸懷大局、把握大勢、著眼大事的意識和能力。(常慶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新聞系主任)